《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今天用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赶在了寒假的最后一天。打算总结一下读书笔记。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思考

《娱乐至死》的作者是尼尔殿波兹曼,出版于1985年,就在1984年后一年。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的预言没有实现。但作者更加担忧的是另一种导致文化消灭的方式,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预言的形式——文化变为一场娱乐的滑稽戏。

书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证了媒介如何塑造文化,并赞扬了印刷机的时代。在印刷机的时代,人们会更注重阅读和理性思考。书的第二部分主要讲了电视时代一切变得娱乐化,人们如何在快餐式的娱乐中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媒介塑造文化

媒介即隐喻,媒介塑造了文化的表达方式。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一切知识文化都通过口头传诵。在印刷术兴起后的时代,文字记录了主要的文化内容,知识、教育均通过书本。如书中所说,在美国成立后的18和19世纪,是印刷术在美国广泛使用的时代,人们广泛阅读,乐于学习,具备理性。而在电视时代,一切东西更倾向于用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媒介塑造文化的一个例子就是当时的人们提到林肯,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他的演讲或文章的内容,而我们谈到特朗普,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他带着金黄色头发的脸。


电视时代的信息

零散化、碎片化。自从电报发明以来,信息的传播与获取就变得异常简单,人们能够获得的信息页大大增加。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信息越来越碎片化,不再像书籍一样具有系统和逻辑推演性。如新闻,每一条新闻的时间都是在几十秒到几分钟。包括在现在,我们每天在手机中获取的同样都是零散而碎片化的信息,而且更有甚之,因为原来电视中的一整个节目都已不复存在。

信息-行动比。这个体现了我们所获取的信息对于我们行动的改变。尽管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巨量的信息,但是我们获取的大量的是无用信息。信息的作用可以体现在它对我们行动的改变(当然也不只这一种意义,但它体现了信息原本、主要的意义)。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说:“我们匆匆地建起了从缅因州通往德克萨斯州的磁性电报……我们满江热情地在大西洋下开通隧道,把新旧两个世界拉近几个星期,但到达美国人耳朵里的第一条新闻可能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我们在当今获取的相当多的信息是无用的,这会让我们逐渐丧失精读和逻辑分析的能力。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大多数人看东西都是一目十行的,因为只需要看一个大意。这导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进行的大部分阅读都是浪费时间,而且在海量信息中获取真正有意义的信息时就会变得相当困难。

娱乐化。这是这本书讨论的中心,也是作者最为担忧的问题,就是一切东西都变得娱乐化,甚至包括新闻、教育等等。在电视时代,最能吸引人的正是越发变得娱乐化的表现形式,因此电视节目的提供者们也更倾向于提供娱乐化的信息。当一切变得娱乐化之后,人们会沉溺在“精神鸦片”的世界中变得麻木不仁。

所有信息变得离散化,逻辑开始变得无关紧要,即便是总统的谎言也难以被发现,或者说,无人在意。一切变得没有连贯性,公众沉醉于现代科技带来的种种消遣娱乐中,对于自相矛盾也失去了感知能力。历史逐渐虚无,未来也不值得奋斗,因为公众正沉溺于当下娱乐所带来的短暂快感中,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当思想的监狱作为一个实体而存在时,我们还知道奋力反抗。当世界没有了痛苦的呼喊,当严肃的话语变成了娱乐的玩笑,我们还有谁会拿起武器去反对,去为了个体的自由而抗争?当娱乐主导了一切,我们会毁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


关于教育

约翰·杜威曾经说过,课程的内容是学习过程中最不重要的东西。他在《经验与教育中写道》:”也许人们对于教育最大的错误认识是,一个人学会的只有他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其实,伴随学习的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也许比拼写课或地理课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态度才是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的东西。“换句话说,一个人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学习的方法。

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在做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一些想法

我一直不觉得,也不愿意去相信一种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却是对人类思想的束缚,人类在更多地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精神愉悦时却是让自己沉溺于所谓的“精神鸦片”。但我却在现在的生活中发现了相当多的书中的观点的影子。如现在的短视频,网络上越发低智化的言论,博人眼球的新闻标题……将书中的电视换成现在的互联网、手机,会发现很多观点是仍然吻合的。看电视是会上瘾的,而现在的手机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明波兹曼至少的预言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的,或者,至少是有价值的。我们正处在一个被娱乐包裹着的温室里,麻痹且不自知。

现在的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容易让人上瘾。也许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是如何从大量的碎片化的娱乐信息中挣脱出来,不让这个过度娱乐的世界摧毁我们的理性、逻辑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我们发现手机越来越难以离手时,也许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时候了。

我希望在未来,是我们在控制手机,而不是手机在控制我们。

留下回复

姓名,邮箱等是可填可不填的